中午12点整,一则爆料如同惊雷般在社交媒体炸开:#某顶流网红卷入陈年旧案#。话题在十分钟内冲上热搜榜首,阅读量瞬间破亿。这位坐拥3000万粉丝、以“正能量”“真实人设”走红的KOL,竟被曝出曾参与一桩五年前几乎被遗忘的真相事件——一宗涉及商业欺诈与公众利益掩盖的丑闻。
爆料的源头是一段模糊却信息量巨大的匿名录音。录音中,一个声音与该网红高度相似的男性正与他人密谈,内容涉及操纵舆论、隐瞒关键证据,甚至提及“用钱堵住知情人的嘴”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录音中提到的事件,正是五年前轰动一时却最终不了了之的“xx企业污染事件”——当时该企业被指控违规排放致居民健康受损,但调查结果却以“证据不足”草草收场。
网友迅速展开“考古”。有人翻出该网红五年前的动态,发现他曾在事件发酵期发布过数条模棱两可的“呼吁理性吃瓜”的微博,如今再看,字里行间仿佛暗藏玄机。更有人扒出他与当年涉事企业高层的合影——照片中他笑容灿烂,背景是某高端俱乐部,时间戳与污染事件曝光期高度重合。
粉丝群体瞬间分裂。一部分人坚决护主,指责爆料是“恶意剪辑”“竞争对手泼脏水”;另一部分人则陷入沉默或脱粉回踩,晒出过去购买其推荐产品、参与其公益活动的记录,配文“真心喂了狗”。争议中,该网红工作室紧急发布声明,称“录音系伪造,已报警处理”,但未对合影等间接证据作出解释。
事件持续发酵,更多线索浮出水面。当天下午,一名自称“前实习生”的匿名用户在某论坛发长文,详细描述曾亲眼见到该网红与涉事企业代表私下会面,并提及“一份厚厚的信封”。尽管该帖很快被删除,但截图已在各大群聊传遍。与此当年污染事件的受害者家属也首次发声,接受媒体采访时哽咽道:“原来一直有人知道真相,却选择了沉默。
”
舆论风向从吃瓜转向严肃追问。法律博主科普隐瞒重大公共事件的刑事责任,媒体开始深挖五年前事件的调查漏洞,网民则呼吁重启调查。话题#网红该为旧案负责吗#登上热搜,讨论焦点从“人设崩塌”转向“公义与责任”。有评论指出:“如果网红利用影响力参与掩盖真相,那比普通人的隐瞒更恶劣——他们透支了公众的信任。
”
当晚8点,该网红终于现身直播。镜头前他眼泛泪光,承认“当年确实知情”,但辩称“迫于压力未敢发声”,并表示愿意配合调查、捐出所有相关收益。然而网友并不买账,弹幕刷满“洗白失败”“迟来的道歉比草贱”。一小时后,多家品牌方宣布与其解约,平台也暂时封禁其账号。
事件背后,折射出网红经济与道德责任的深层冲突。当流量成为权力,真相是否成了可交易的商品?或许这场爆料震撼的不仅是娱乐圈,更是一次对全社会信任体系的叩问——我们追捧的光鲜人设,究竟有多少建立在真实的土壤上?